2025/9/26 11:01:06
在薄层自流平(通常指3-5mm厚度)施工过程中,保持其湿润度至关重要。水分是水泥基材料完成水化反应、获得预期强度的必要条件。水分过早或过快散失会导致一系列问题,如表面强度不足、起灰、起砂、甚至严重开裂(塑性收缩裂缝)。以下是保持薄层自流平湿润度的关键措施:
1. 严控基层条件(重中之重):
* 充分湿润(关键!): 施工前,必须用清水润湿基层(混凝土或水泥砂浆找平层)。确保水渗入基层内部,但又不能有明水积聚。目的是降低基层的强烈吸水性,避免它瞬间“抢走”自流平浆料中的水分。
* 均匀涂刷界面剂: 在基层湿润后、表干前(即无明水但触感微潮时),立即均匀涂刷(滚涂或刮涂)封闭型界面剂(通常为乳液型或环氧类)。界面剂形成一层致密的膜,有效阻隔基层继续吸收自流平浆料中的水分。涂刷必须均匀、无遗漏,且需达到规定用量和干燥时间(通常指触不粘手即可)。
2. 优化施工环境:
* 温度控制: 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的温度范围施工(通常要求5°C至35°C)。避免高温(>30°C)和阳光直射。 高温会显著加速水分蒸发。必要时关闭门窗,使用空调、风扇(避免直吹地面)或遮阳棚调节温度。
* 湿度控制: 保持较高的环境相对湿度(建议>50%,理想为60-70%)。高湿度环境能减缓水分蒸发速度。在干燥季节或空调房内,可使用加湿器或在房间角落放置水盆增加空气湿度。
* 风速控制: 严禁穿堂风! 关闭门窗,封堵风口。流动的空气会迅速带走地表面的水分。确保施工区域空气相对静止。
3. 精细施工操作:
* 界面剂“表干”即施工: 确保界面剂达到“指触干”的状态(手指触摸不粘手、不留痕)后,立即进行自流平施工。避免界面剂暴露在空气中过久,影响其封闭效果或沾染灰尘。
* 连续施工: 薄层自流平凝结硬化较快。搅拌好的浆料应在规定时间内(通常10-20分钟)完成摊铺和消泡。规划好施工顺序和人员配合,确保大区域能连续不间断地完成,避免接茬处因时间差导致水分状态不一致。
* 控制加水量: 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规定的加水量进行搅拌。过少的水分会影响流动性和水化反应;过多的水分会降低强度、延长凝结时间,并增加收缩风险。使用带刻度的量具准确量水。
4. 及时有效的养护:
* 早期覆盖保湿: 在自流平浆料初步失去流动性、表面开始凝结(通常在施工后20-40分钟,具体时间根据产品说明和现场环境,以脚踩无痕或轻微痕迹为准),立即覆盖塑料薄膜(推荐使用0.1mm以上厚度的PE膜)。覆盖要紧密贴合自流平表面,边缘用胶带或重物压好,形成一个密闭的潮湿空间,阻止水分蒸发。
* 喷雾保湿(可选): 在覆盖薄膜前或揭开薄膜后(如果后续工序间隔较长),如果环境特别干燥,可用极细的喷雾器向表面喷洒少量雾状水(切忌水流或积水),然后立即覆盖。
* 保证养护时间: 覆盖薄膜养护时间通常不少于24小时,对于快干型产品可能稍短,对于特殊要求或环境恶劣时应延长至48小时或更久。期间避免揭开薄膜或。后续如需进行其他工种作业(如安装地暖模块、铺设地板),也应尽量保持环境温湿度适宜,避免过早暴露在干燥环境中。
总结:
保持薄层自流平湿润度是一个系统性工程,在于减少水分流失:
* 阻断“下吸”:通过充分湿润基层和涂刷界面剂,阻止基层吸水。
* 减缓“上蒸”:通过控制环境温湿度、避免通风、及时覆盖薄膜,减少水分向空气中蒸发。
* “内控”:控制加水量,保证材料自身水化所需水分。
施工人员必须深刻理解每一步骤的目的,并严格执行,才能确保薄层自流平获得优异的终性能,避免因失水过快导致的各类缺陷。